当前:
北京北京
行业全行业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聚焦 >

资讯聚焦Reference News

人民日报:用人才和文化支撑固体动力事业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时间:2012-08-15 11:29:00

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固体动力,人才先行。

50年来,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背后是强大的人才团队的支撑。

在航天科技四院和航天科工六院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在这里已经深入人心。这支人才队伍里,既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也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既有留学归国的博士,也有国内培养的硕博士,既有从大城市分配来的大学生,也有从自己厂里成长起来的特级技师。

2011年12月17日晚,“2011年度陕西经济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院长田维平登上了领奖台。作为此次获选的唯一一位军工企业领军人,田维平主持研制的一系列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固体动力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

1983年,何大军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来到六院,从此扎根塞外潜心研究,这一待就是近30年。

上世纪90年代,在航天科工六院承担的中国第一个进入国际宇航市场的上面级固体变轨发动机EPKM的研制工作中,何大军首创了药柱调平技术,飞行实测预示精度0.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当年,EPKM地面旋转试车失败,何大军临危受命,短时间内交出了故障分析结果,一次性通过航天总公司专家组、美国马丁公司固体发动机专家组、国际保险行业专家组的“三关”会审,试验证明分析定位准确,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 辛勤汗水带来丰硕成果,对何大军,多项荣誉接踵而来航天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航天百优青年,国防科工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0年,27岁的侯晓风华正茂,作为中国第一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毕业的博士,刚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他毅然舍弃了繁华的都市,舍弃了令人称羡的高薪,来到地处三线的航天科技四院,一干就是20个春秋! 侯晓先后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8项,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8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胡淑芳,航天科工六院科技委常委,六院唯一一名女型号总指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材料组委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候补委员。获国防科技成果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被总装备部授予部级预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5年2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破解人才流失的难解方程式 在辉煌成就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曲折和艰辛。对于同处西部地区的航天科技四院和航天科工六院,留住人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挑战,何谈培养高层次人才? 六院长期坚持“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和“爱祖国、爱航天、爱六院、爱本职”的“三感” “四爱”传家宝,坚持用政治教育激励大家,越是艰苦,就越要挺直脊梁。

然而,六院毕竟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条件艰苦,人才队伍不稳定一直是困扰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六院党委很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建立了一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人才动态管理机制,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和依据。

如今,“不惟学历看能力、不惟职称看技术、不惟资历看业绩、不惟身份看素质”的风气在六院日益浓厚。 航天科技四院为保持固体技术的领先地位,精心设计和策划,采取大力培养院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办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1996年至今,共培养院学术技术带头人300多人。 与此同时,航天科技四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建设,为高技能人才设计了不受学历、工龄和年龄限制的“绿色”通道,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工人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热情。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留人 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是人才建设的通行做法。航天科技四院和航天科工六院在50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用企业文化留人的做法。

王峰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的博士生。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航天人。 王峰的导师专门研究纤维材料。2010年毕业前,王峰向导师征求就业方向,导师拿出航天科工六院46所研制的F—12高强有机纤维,感慨道:“竟然有这样一批人,把这件事做成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得了,他们的创新文化不得了!” 毕业后,王峰毫不犹豫地带着同是博士的爱人,把家安在了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的航天科工六院46所。王峰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勤勉坚守塞外草原问天有路”,下联是“默默奉献河西沃土创业无悔”,横批是“乐在其中”。

上世纪80年代末,20岁出头的孙再庸从名牌大学毕业分配来到航天科工六院,当时六院几年才研究一个型号,让他觉得无用武之地。想出国的妻子拉着他去了德国、英国、美国,在高校里做研究一待就是8年。

“这8年中,我的老领导经常打电话关心我在国外的学习生活,问我想不想回来。”一次,孙再庸回包头探亲,航天科工六院的领导闻讯后把车开到了他老家的家门口来接他。“我特别感动,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说实话,这些年我从工作中得到的成就感,是我在国外8年从来没有的。”

如今,已担任航天科工六院41所党委书记的孙再庸感叹。 在航天科技四院和航天科工六院,许多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但热爱事业、热爱祖国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两大研究院长期积淀的航天精神和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在这里每一个人又在传承、孕育着新的航天文化。用人才和文化两条铁轨支撑,是航天科技四院和航天科工六院在我国固体动力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的制胜法宝。(潘岗 赵永新 蒋建科)

  1. 上一条: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 下一条:人民日报:人才大发展 夯筑强国路

返回顶部 关闭本页